注:本合集与电子报相同,仅为信息合集,不代表女权学论对立场。
新闻
台湾MeToo
- 参见女权学论网页文章
六四纪念活动
- 吕熙:六四34周年特别报导——接过广场上话筒的女青年(自由亚洲电台)
性侵影片团伙
- 冯兆音、Aliaume Leroy、陈姗姗:贩卖性暴力——揭露性侵影片网站的幕后主谋(BBC,2023年6月8日)
- 刘敏、于蒙:抓住那个“痴汉”(正面连接)——访谈作者冯兆音和陈姗姗
博爱特校性侵案
- 李照:湖北随县博爱特校性侵案调查(剥洋葱)
- 陈碧:中国版“熔炉案”仅判三年半,必须启动全案审查(风声)
- 彭丽、陈银霞:“博爱特校性侵案”背后:无处可去的农村残障儿童(三联生活周刊,2023-08-27)
日本紧急避孕药不再需要处方
- NHK日文报道:緊急避妊薬“処方箋なしで”一部薬局で試験的販売へ【詳しく】
性少数公众号再次遭到封禁



复旦大学朱小略性侵事件后续

播客
消失与被消失的父亲们(小宇宙“声东击西”)
小青苔:女性主播的单集分享|一些值得反复听的和女性能量满满的单集(豆瓣)
Flora等:【播客】探秘东伦敦涂鸦墙二次创作者:女权主义者为何“发愤涂墙”(低音,2023-08-14)
- 相关文章:Flora:伦敦涂鸦墙女权二创者自述:墙每天都被谋杀,也每天都会生长(端传媒,2023-08-14)
不明白:过去10年,中国的 LGBT 群体经历了什么?(*谷歌链接)
文章
实用指南
女性被造黄谣的系统性自救指南(Women自救指南,2023-08-24)
- 相关:韦婷婷:家暴/性暴力资源清单汇总(TING说心理,2023-04-26)
中老年女性
- 胡尹萍:坦白讲,小镇是产生不了艺术的,但是阿姨们可以更多地去面对她们的生活(一席)
- 他拍下70岁上海阿姨的爱与欲,鲜活生猛(一条,2023-09-26)
- 晴川洲:县城暮年女性的婚姻,空空荡荡(真实故事计划Pro,2023-07-22)
身体与性
- 湾区:色情产业的网络新时代(世界说,2023-09-25)
- 酒喝了一点点&Rice:一个家政女工的身体,就是一个剧场(BIE别的)
- 阿舒:一百年前的北大教授骚扰女学生事件,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山河小岁月)
- 画下女性的身体和伤痕(青年志Youthology)
- 吞吞:长出胡子的女孩们( 丁香园,2023-08-08)
- 殷盛琳:二十岁,她们的月经消失了(极昼工作室,2023-07-12)
- 陈明哲:Lisa疯马秀——在性自由与性剥削之间,她们创造了什么?(新京报书评周刊,2023-09-20)
- 95后女生公开谈性10年:卧底戒色吧,勇斗卖卵黑中介(一条,2023-08-31)
- 张铭、丁冉、陈灿杰:当她将交友软件里的年龄调低到14岁(澎湃人物,2023-08-24)
流行文化
- 孙小椒:《海妖的呼唤》——这部 Netflix 冷门韩综,为何在中国女性社群意外爆红?(世界走走)
- 尹清露:尽显男性自我,爱情想象贫瘠——《消失的她》为何令人不适?(界面文化)
- 陈亚亚:A Chinese Coconut Drink Company Bets Big on Female Desire(Sixth Tone)
- 孟令颐:两个女性编剧,如何观察不完美受害人(人物,2023-08-17)
女权主义者
- 一条:一个女律师反性侵、反家暴的20年(一条公众号)
- 上野千鹤子、信田小夜子、李银河:女性主义者就是追求自由和正义的人(凤凰网)
- 符雨欣:专访热田敬子——从战争性暴力到性产业,我用交叉视角认识东亚、国家与女性(端传媒)
酷儿
- 一张酷儿地图,50万酷儿的爱与泪(Voicer)
- Sina Behrend:在铁拳和希望之间,波兰的酷儿不会言败(日新说Copernicium)
“激进女权”
- 尹清露:拒服美役,以蒂代屌——放弃男性是好的策略吗?(界面文化,2023-08-15)
- Nova P:新自由主义与微博激进女权的文化逻辑(薄荷巧克力冰激凌,2023-07-29)
待分类
吕蓓卡:一个环卫女工决定反抗(人物,2023-07-21)
李微明:当一家民宿只接待女性(每日人物,2023-08-15)
林子人等:父爱如山,父权也如山(界面文化)
李雨凝:女孩出走之后(人物)
林子人:“猎巫”从未远离——厌女是如何成为一项社会工程的?(界面文化)
江湖边:一名33岁的女性决定“不再自证”(简单心理,2023-09-13)*残障女性*
佟畅:“小姐代言人”的退却(真实故事计划Pro,2023-08-05)*叶海燕*
姜戈:穷厕和厕妹——从互联网的阴暗角落窥见挣扎中的中国女性(歪脑,05/22/2023)
驳静:“重男轻女”下——为什么中国家长对女孩的课外教育花钱更多?(三联生活周刊)
Sandra Eder, How “Gender” Went Rogue, LA Review of Books (May 2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