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荣维毅

中国米兔周年北京活动海报

本文记录了2019年7月中国米兔周年北京活动第二场——观看BBC拍摄的关于伊藤诗织的纪录片《黑箱:日本之耻》&现场讨论;补充了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广州、成都、纽约举行的中国米兔周年活动和《中国米兔志》信息。

伊藤诗织的抗争

2015年4月3日,26岁的伊藤诗织在日本遭TBS电视台驻华盛顿分局的局长山口敬之迷奸,4月30日,伊藤向警署提交了报案书和起诉书;2016年7月22日检方判定“不起诉”(后转为民事案件)。2017年5月29日,伊藤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此事,成为日本第一个公开姓名和长相控诉性侵的女性。2017年10月,伊藤把自己遭遇性侵的经历和报案起诉过程写成《黑箱:日本之耻》一书在日本出版,她希望通过这本书,“更多的女性的声音会被听见”,伊藤因此被称为“日本#MeToo第一人”。2018年6月,BBC报道伊藤事迹的纪录片《日本之耻》上映,引起全球关注,该片豆瓣评分高达9.2。2019年4月中信出版公司出版了《黑箱:日本之耻》中译本,上市4个月来已加印两次。[1]

2017年5月29日伊藤在新闻发布会上(来自网络)
伊藤诗织《黑箱》日本原版(来自网络)

伊藤诗织《黑箱:日本之耻》纪录片放映和讨论

2019年7月,伊藤诗织来到中国,先后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地与中国读者和米兔运动参与者进行交流。她本来要出席北京7月23日米兔周年展开幕和论坛,因故没能到场。但她和会场保持着联系。当组织者把会场的情况通过微信传给她时,她说:“看到满屋子的人,非常激动。”(组织者的转达)

7月30日,北京米兔周年活动第二场:BBC《黑箱:日本之耻》纪录片放映会&讨论。现场有伊藤签字的《黑箱:日本之耻》义卖。

《黑箱:日本之耻》,(日)伊藤诗织 著,译者:匡匡;
中信出版集团·雅众文化 2019年4月
《黑箱:日本之耻》,(日)伊藤诗织 著,译者:匡匡;
中信出版集团·雅众文化 2019年4月

观影后的讨论,涉及性骚扰的本质及其普遍性;性教育、性暴力受害者法律和救助机制的缺失,传统性别文化的危害,以及对中国米兔运动前景的关注。大家的讨论总结概括如下:

性骚扰的本质

在伊藤的遭遇中,性侵害显而易见是权力关系:山口的对伊藤的迷奸是利用了他与伊藤权力关系的不对等;从检方不予起诉的判决中也可以看清楚权力关系在其中的运作——山口是安倍首相传记作者,在传媒界有广泛的人脉,等等。与BBC纪录片比较,伊藤在书中对该案中有关权力关系的运作及整个事件各环节的描述,有更清楚的脉络。

性骚扰/性侵的普遍性

类似伊藤的遭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都是普遍的;伊藤在反抗中受到的种种艰难险阻,也是普遍的,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认定标准的不合理(如是否有反抗,是否被殴打等)也是世界性的。舆论的不支持、责备受害者、法律和救助机制的不足等,都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伊藤提到,警察接案过程中的消极态度和一遍遍询问受害者细节,以及医疗和救助机构缺乏人性关怀和专业技能等,也都令在场观众感同身受。

性别文化和刻板印象

BBC的纪录片中,那些支持和同情山口的男人就不说了,就连日本女议员也有人认为男性是受伤害的一方,甚至认为女人应该接受被骚扰的现实。正如片中后藤弘子教授所说:人们认为对妇女的暴力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这样的社会氛围和传统性别规范,性侵者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山口在给伊藤的电子邮件中说:“如果你想诉诸法律,去吧”,“你不可能赢的”。由此可见,伊藤诗织挑战的不是山口敬之一个人,而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恶劣思想和长久遗留下来的丑陋行为”,这也是山口口出狂言的原因。


伊藤的反抗对中国“米兔”的启发

有发言说,看完片子很无力;也有人很悲观:“被害者无力反抗。幸存者受到的支持非常少,甚至家人也不支持。具备同理心的人,也很难做到。”这种情绪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大家表示,像伊藤诗织一样,对敢于发声和保持沉默的受害者,我们都能理解。

伊藤的勇敢和反抗是对所有遭遇性侵害女性的鼓舞。在大家的发言中,能明显感到观影带来的更多是积极因素和力量。如,伊藤的抗争为观者增添了有关性侵的知识。有人说,对“幸存者被性侵后前后的心情有颠覆性的认识”;以往“关于如何在这样的社会做女性,如何做幸存者,我们在知识上是缺失的。当我们去看片子的时候,补充到这部分知识……”

伊藤的案子表面看似没有成功,但促进了日本法律修改,对强奸犯罪的刑期延长了;促进政府建立了更多的强奸危机干预中心(虽然仍远远不够)。伊藤应邀到学校与学生交流,鼓励更多的性骚扰受害者说出自己的故事,也确实有更多的日本女性发声了。伊藤行动的所有积极方面,促进我们反思应如何作为、如何改善现状。虽然“在中国女权主义者是被污名化的,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走”,但伊藤给予了很多鼓励,“让我们认识到反抗的重要性,可以点点滴滴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可以讨论应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做”,可以从促进改变社会观念的点滴入手,其中,“性/性别教育很重要”。

观影和讨论的主持人最后总结说:被害者也会麻醉自己,非常可怕。受害者站出来的理由是不希望其他女生受伤害,或者担心受伤害的女生孤单。我们要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更好地支持我们的朋友,陪伴和倾听被害者,提供法律援助或心理治疗,把孤立的点连成面,互相守望,让人无法忽视。

(根据笔者记录并参考了志愿者的记录大纲)

可喜的是,这场讨论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日本传来好消息。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东京地方法院2019年12月18日对女记者伊藤诗织遭性侵的民事诉讼案作出裁决,判决伊藤胜诉,原TBS记者山口敬之赔偿其330万日元,同时驳回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誉的起诉。主审法官铃木昭洋承认,他人与当时处于“酩酊”状态的伊藤在其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发生了性行为。这一表述与日本刑法中对“准强奸”的定义相一致。[1]

胜诉后的现场(每日新闻)

2019“米兔”周年北京以外的活动

中国米兔周年展继2019年7月在北京活动后,7下旬始至10月上旬,组织者顶着压力先后在广州、成都、纽约举办了中国“米兔”周年展活动。

2019年7月27日广州“米兔”周年展:一间刺棘的房间

中国米兔一周年广州展海报

与北京活动不同的是,组织者对现场做了更精心的布置。除把校园性骚扰、职场性骚扰、女记者性骚扰三份调查报告做成展板陈列之外,介绍一系列曝光事件的画面、装置、音响、视频等,使参观者更具现场感。

展览中最大的一块展板上,记录的是从2018年1月以来曝光的性骚扰事件。
场地空间主体是用刀片刺丝卷起的滚笼,穿行其间随时要注意不被挂住衣物,甚至是割伤,暗喻女性生存环境的险恶。滚笼下面是播放器,播放着刺笼中用铁丝扎透的纸张上的文字——性骚扰和性侵受害女性的表述。
地面上黑色的板块展示了相关立法和司法进程[3]


[3] 资料来源:广州“米兔”展记录:一间刺棘的房间
小铖smalltown  一盆二毛  2019-07-30作者:小铖smalltown(来自豆瓣)https://www.douban.com/note/728149478/
中国米兔一周年成都展海报
现场装置

墙上这幅巨大的男人脸,是“米兔”浪潮中7个典型案件的被控诉者肖像合成图像。他们的脸混在一起,就是一个普通男人的样子。提示骚扰者/强奸犯看上去和普通人表明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

有人看了展览后说,这不是关于女性受害的展览,这是关于反抗的展览。还有人留言说:看了之后很难走出那种情绪,但是很感谢做这次展览的人,感谢那些发声的人。[4]

2019年10月6-20日纽约中国米兔展:失语者的抗争

中国米兔一周年纽约展海报

在纽约展览中,不但完美再现了国内米兔展曾经展出过的项目——受害者自白、受害者短片、受害者物品、7个米兔案件、米兔志、中国反性骚扰大事记、全民寄信督促雷闯自首等,也加入了反映女权运动艰难前行及现状的新展品,以示反对性别暴力行动之不易。

组织者说:“我们把他们遭遇这些事件的次数打印成一张张彩色的数字,模仿连侬墙的方式,贴出了Resisters unite!的字样”。[5] 是的,展览的目的就是要推进反抗者团结起来。

中国米兔志

在举办中国米兔周年展的同时,组织者于2019年8月下旬重磅推出2600页的《中国米兔志》中文版和英文姐妹版。编者特别提醒,英文版不是中文版的翻译,是英文发表的有关中国米兔文章的汇集(篇幅比中文版小)。

《中国米兔志》题头

献给——

所有勇敢说出自己米兔故事的人们

所有通过行动推动改变的人们

《中国米兔志》是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性骚扰相关资料的一份民间档案,分三卷:

第一卷:中国米兔从高校开始

第二卷:中国米兔在各界

第三卷:中国米兔大讨论

第一、二卷由一个个单独的米兔事件构成,每个事件包含事件梳理和文章报道两部分。第三卷收录内容大致分为综述、调查报告、米兔故事、社会行动、机制倡议、工具贴士等。所有文章、材料都注明了作者/发布者、来源与原文链接。

《中国米兔志》不仅是米兔故事汇集,更是珍贵史料,是所有勇敢说出米兔故事的人们和通过行动推动改变的人们的历史记录;是鼓舞我们和后人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9年08月11日初稿

2020年04月03日修改

作者系性别理论及应用研究学者

2020年4月6日微信公众号新锐评首发


[5] 失语者的抗争|“米兔在中国”纽约展(米兔在中国  纽约租房找CitySpade  2019-10-06);冲破封锁的重生——记“米兔在中国”纽约展(原创:米米亚娜  米坛埋骨  2019年10月24日)


[4] 资料来源:“米兔”抗争:一间低语燃烧的房间(原创:孟德斯鸡  一盆二毛  2019-09-04)


[1]凤凰网资讯《 “安倍御用记者”涉性侵,受害女记者伊藤诗织胜诉了》2019年12月18日 11:47:07http://news.ifeng.com/c/7sVBwZe2Hb8

[1]新京报《专访伊藤诗织:日本 MeToo第一人的中国之旅》,发布时间:07-2514:00新京报社官方帐号。